您的位置:首页 >首页栏目 > 深度 >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入选202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甘肃省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上榜,成为202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村和衙下村,西靠九龙山,面向洮河,遗存主要分布在山前平缓的坡地上,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辛店文化遗存,以寺洼文化命名,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4年,安特生首次发现该遗址,1945年夏鼐在此开展考古发掘。2018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启动“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聚落与社会”项目,以寺洼遗址作为考古发掘地点,开展了连续7个年度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揭露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是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级别最高的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聚落以近方形“围壕”为界分为两大部分,“围壕”内侧,发现呈“围沟”状和片状分布的多处生产生活区,发掘出丰富的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围壕”外侧,西、南部发现疑似“道路”、大面积“人工堆土”和其他丰富遗存。“围壕”内侧发掘出的半山类型房址、灰坑、窖穴、陶窑和墓葬,与这一时期尚存的“围壕”共同组成了半山类型聚落的重要内容,填补了半山类型聚落发现的空白,半山类型房址内葬人的现象也是首次发现。

据介绍,“中国考古新发现”俗称“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创办的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6个考古项目,目前已成为中国考古界的重要奖项之一。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俗称“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年举行的评选活动,始于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重大考古发现。(记者白永萍)

标签: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 中国考古新发

精彩新闻